家風,是家族或家庭世代相傳的風尚與風氣,影響著后代的命運,決定著家族的興衰。
家風不正,家道難興;家風純正,福氣連綿。
與其留給子孫家財萬貫,不如留給子孫受益終身的好家風。
以 善 齊 家
《易經》有云:
“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?!?
善良的家風是浸入個人骨子里的溫柔和優秀,會讓家庭成員親愛和睦。
一個人難得的品性,是見過眾多世面后,還有植根于內心的善良。
所謂: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
要想讓別人善待自己,就要先學會善待他人。
這種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,考驗的正是為人的善良。
守善念,是一個人最深的底線;積善行,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。
請守住人性中柔軟善良的部分,你所付出的善良,總有一天會得到相應的福報。
以 學 興 家
蘇軾曾說:“忠厚傳家久,詩書繼世長?!?/span>
一個家庭長久發展的關鍵在于,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。
正所謂:立身以立學為先,立學以讀書為本。
生活瞬息萬變,唯一不變的是知識的力量。
人們常說:“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,但卻是普通人最好的出路?!?/span>
電視劇《人世間》中,周家雖然居住在城市里臟亂差的“光字片”,但父親周志剛和母親李素華卻始終對文化有著天然而純樸的敬意。
在崇尚文化的家風熏陶下,周家兄妹倆十分喜愛讀書,并以此擁有了更大的平臺,徹底改變了命運。
讀書雖然不能馬上致富,但卻能讓人透過書本尋找到人生的答案,發現生活的真善美。
正是應了那句話:外物之味,久則可厭;讀書之味,愈久愈深。
人生沒有白讀的書,傳承好學之風,總有一天,會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,子孫后代也會因此受益終生。
以 勤 持 家
人生是一場競賽,能夠獲勝的總是勤勞者,因為他們知道成功源于自始至終的勤奮。
曾國藩十分看重勤奮,他在家書中告誡子孫:
“勤苦儉約,未有不興,驕奢倦怠,未有不敗?!?
懶惰只能是成功的最大障礙,而勤奮卻是成功的唯一動力。
俗話說:“人勤,窮不久;人懶,富不長?!?/span>
當我們驚羨花兒絢麗綻放的美景時,卻忘了,當初它的芽兒充滿著奮斗的淚泉。
一勤天下無難事,一懶世間萬事休。
人生平凡,只有勤奮,才能讓我們縮短與他人的差距,擁抱成功的機會。
以 儉 守 家
《左傳》有言:
“儉,德之共也;侈,惡之大也?!?
所謂節儉,倡導的是一種健康適度的生活方式,讓人們在厲行節約中涵養“恒念物力維艱”的道德品質,去除驕奢淫逸的不良之風。
現如今,“極簡主義”“斷舍離”等概念是對節儉最好的詮釋。
節儉既是生活富足的源泉,又是內心豐盈的高級注腳。
對于生命,節儉是積聚康泰安寧的珍貴資糧;對于心靈,節儉是蓄積生命能量的一大法寶。
在物質豐盈的今天,節儉的深層內涵就是給心靈來一次“大掃除”。
洗盡鉛華、擺脫心為物役的束縛,保持儉樸淡然的心態,在舉手投足間展現深植于心的素養,收獲歡欣的同時,家道自然經久不衰。
文章來源:網絡